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需求,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思维、设计与实现计算解决方案等能力,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设计与实现计算解决方案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熟练运用主流软件开发技术,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可以归纳为以下6个目标:
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体格健康,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和较强的劳动能力;
目标2:掌握专业必备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目标3:具备计算思维能力,具有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能力;
目标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目标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目标6: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追求,跟踪计算机前沿领域发展,能够适应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3.培养规格
(1)学制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8年。
(2)修读学分要求
166学分。
(3)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4)知识要求
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知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包括数字电路、计算机系统结构、算法、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智能技术、系统开发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
4)熟悉计算机相关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
5)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6)掌握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
(5)能力要求
1)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具有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基本能力;
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设计、实现计算解决方案的能力;
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5)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
6)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素质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友善、爱国敬业;
2)热爱本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科学和专业素养;
3)具备健康的体格,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4)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情绪管控素质,具备健全的人格。
4.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类别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通识限选课、任选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各课程类别学分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类别学分结构表
课程类别 |
公共必修课 |
专业必修课 |
通识限选课 |
任选课 |
毕业实习 |
毕业设计 (论文) |
总学分 |
学分 |
45 |
84 |
3 |
22 |
4 |
8 |
166 |
占比(%) |
27.1 |
50.6 |
1.8 |
13.3 |
2.4 |
4.8 |
100 |
其中:
专业核心课: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 EE开发技术、Java Web应用开发框架、实用软件工程、机器学习。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课内实验
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通信与网络、Java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Java EE开发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 Web应用开发框架、操作系统、机器学习等课程中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内实验由相应的授课教师进行指导、实验结果检查,实验完成后需提交实验报告并由授课教师评分,将实验评分计入该课程的平时成绩。
(2)实践课程
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课程设计I、II两门实践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课程设计I课程中,完成1个包含前端页面UI、前端页面逻辑与交互的Web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课程设计II课程中,完成1个包含用户权限验证、系统功能业务逻辑、数据库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由相应的授课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提交系统设计与开发文档以及作品源码等文件,并按要求完成系统的演示与答辩,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文档质量、作品实现效果等进行评分。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之前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通过亲身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毕业实习完成后要求撰写实习总结报告,并依据实习情况给予实习成绩评定。
(4)毕业设计(论文)
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结合应用软件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完成某一个实际问题的实验研究,或应用研究,或工程设计开发方案,内容包括并不限于: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文献阅读、结合需求制定适当的技术方案、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与编码,软件设计与编码要符合软件工程规范、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并根据完整的测试数据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等做出分析与评价、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并撰写论文等。毕业设计要求进行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依据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评阅和答辩等各个阶段的评分形成最终成绩评定。
5.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8人,专业生师比为23.7:1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2.1%,高级职称占比为34.2%,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有序梯队。
6.教学条件
建有程序设计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操作系统实验室、云平台应用实验室等10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完善,生均设备值达到5110元人民币;建有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生均专业图书资料98册。